水處理之磁化水的作用原理
來源:日期:2019/05/08 09:19 瀏覽:
水分子是一種高度極性的分子,水中的氫鍵在一定溫度下存在著一種平衡狀態,有一個平均聚合度,水經過磁場作用后可以降低水的聚合度,使水分子間的氫鍵發生扭曲或伸長,以致斷裂。如上海市計量局采用雙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計進行測試,未磁化KI溶液在波長196nm和223nm出現兩個吸收峰,而在2T(特斯拉)磁場磁化后的KI溶液,其第二個吸收峰增髙和擴寬,譜線向長波方向移位,標志著磁化水氫鍵斷裂多的水對電介質的溶解度就會增大。根據Loremz力的理論認為,水溶液中帶電粒子在磁場作用下,使帶正負電的粒子繞磁場作相反方向的螺旋運動,會影響結晶中心的形成和沉積速度,因此能防止水垢和結石的形成。
關于磁化水性能和效果的測試,目前國內外尚無統一的標準,但可以從以下一些指標反映出水在磁化后和磁化前的變化。
(1)溶解度。磁化水的溶解能力比一般自來水大1.5?2.0倍,磁化水的電導率也明顯大于自來水,說明磁化水的溶解度增大。
(2)滲透壓。一般磁化水的滲透壓比自來水大30?100Pa。
(3)含氧量。以溶解氧測定儀可測得磁化水的含氧,一般可比自來水大1?4mg/L,視不同水質而波動。
(4)pH值。pH<7.0的酸性水經磁場處理后,其pH可上升0.2?1.0。
關于磁化水的作用原理還有待今后進一步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