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劑之膜分離技術的發展(四)
來源:日期:2019/04/15 23:12 瀏覽:
膜分離現象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別是生物體內,但人類對它的認識和研究卻經過了漫長而曲折的道路。膜分離技術的工程應用是從20世紀60年代海水淡化開始的-1960)年洛布和索里拉金教授制成了第一張高通量和高脫鹽率的醋酸纖紙素膜,這種膜具有對稱結構,從此使反滲透從實驗室走向工業應用。
其后各種新型膜陸續問世,1967年美國杜邦公司首先研制出以尼龍-66為膜材料的中空纖維膜組件;1970年又研制出以芳香聚酰胺為膜材料的“PemiasepB-9”中空纖維膜組件,并獲得1971年美國柯克帕特里克化學工程最高獎。從此反滲透技術在美國得到迅猛的發展,隨后在世界各地相繼應用。其間微濾和超濾技術也得到相應的發展。
膜在大自然中,特別是在生物體內是廣泛存在的。我國膜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從1958年研究離子交換膜開始的。60年代進入開創階段。1965年著手反滲透的探索,1967年開始的全國海水淡化會戰,大大促進了我國膜科技的發展。
70年代進入開發階段。這時期,微濾、電滲析、反滲透和超濾等各種膜和組器件都相繼研究開發出來,80年代跨入了推廣應用階段。80年代又是氣體分離和其他新膜開發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