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水中含有溶解鹽類、懸浮物、膠體以及溶解氣體等各種雜質,而在鍋爐運行中,鍋水處于較高的溫度與壓力條件下,隨著水蒸汽的蒸發,鍋水不斷濃縮,如果不對鍋爐用水加以處理,必然會引起鍋爐發生腐蝕、結垢、汽水共騰等故障,不僅導致鍋爐使用壽命縮短,甚至發生爆炸,威脅鍋爐的正常安全運行,而且降低傳熱效果,增加燃料消耗,導致運行效率下降。為了防止水質引起的故障,確保鍋爐的安全運行,提高鍋爐運行效率,需要采取各種方法對鍋爐用水加以處理。鍋爐水處理分為鍋內加藥處理和鍋外化學處理。鍋內加藥處理是根據鍋水的水質要求,向鍋水中投加防垢劑、除氧劑和消泡劑等化學藥劑,以保證鍋水的各項指標符合標準。對于沒有鍋外水處理設備的低壓小型鍋爐,定期進行鍋內加藥處理尤其重要。鍋外化學處理是在水進入鍋爐之前用離子交換、除氧等方法除去水中雜質。對于中、高鍋爐,則必須采取離子交換等鍋外化學處理方法。因此,不管是從保證鍋爐正常安全運行角度,還是從提高鍋爐運行效率與節約能源方面考慮,對鍋爐用水進行處理都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