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處理中,常用的活性炭是顆粒狀活性炭(GAC),另一類是粉末狀活性炭(PAC)。粉末狀活性炭的顆粒很小,一般平均直徑為15?25μm,使用過程中需考慮過濾分離,顆粒狀活性炭則顆粒相對較大。除此以外,還有幾種其他類型的活性炭,即:①球形活件炭,可從瀝青中制取,也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對SO2和NO2的吸附性能良好;②浸透型或滲透型活性炭,可以使用無機的滲透劑,如I2、Ag等,也可以使用有機的滲透劑,如吡啶、有機胺等;③高分子涂層活性炭,即在多孔活性炭上涂以高分子聚合物,但又不致于堵塞微孔,這種涂層活性炭常用于醫藥工業。
反滲透膜技術在水處理中應用主要是海水淡化和苦咸水淡化,另一個重要用途是制備超純水,或鍋爐給水時和離子交換等聯用并作為預處理技術。由于它的能耗低于電滲析和蒸發等單元操作,因此反滲透技術的推廣應用呈上升趨勢。我國近幾年出現眾多的桶裝純水,大多采用反滲透技術。隨著膜的制造系列化、定型化、商品化,估計反滲透掛術也將逐步推廣應用。近年來,反滲透技術在國際上的一個應用發展趨勢是與納濾膜和蒸發等技術的結合。
采用SWRO-NF復合技術后,能源消耗可降低25%?30%,化學品消耗可降低60%,產品淡水的成本可降低30%,與傳統的單一SWRO相比,則淡化水產量可增加60%,出水的TDS<200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