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將淡水和鹽水兩者用一種只能透過水而不能透過溶質的半透膜隔開,這時淡水會自然地透過膜滲透至鹽水一側,這種現象稱為滲透。當滲透進行到鹽水一側的液面達到某一高度時,就會產生一個壓力外,這時達到滲透平衡,下邊水的液面就不再上升,這一平衡壓力就稱滲透壓。但如果在鹽水一側加一個大于滲透壓的壓力p2,當p2〉pi時,則鹽水中的水分子就會穿過半透膜滲透到淡水一側,使得鹽水的濃度增加,這一現象稱為反滲透。
反滲透膜種類很多,目前在水處理中應用較多的主要是醋酸纖維膜和芳香聚酰胺膜。醋酸纖維膜由成膜材料——醋酸纖維素,溶劑——如丙酮等使醋酸纖維素溶解。添加劑又稱溶脹劑,如甲酰胺等,起膨脹作用形成微細孔結構。上述三種材料按一定配方并經溶解形成膜液,充分溶解后可制成多種形式的膜,再經蒸發、凝膠、熱處理等步驟后使用。醋酸纖維膜在水中易水解,適用的pH值為3?8。
聚酰胺膜由芳香聚酰胺作為膜材料,二甲基乙酰胺作溶劑,硝酸鋰或氯化鋰作添加劑制成,通常制成空心纖維形式,以增大膜的表面積,空心纖維的外徑約為45?85μm,表皮層厚約0.1?1.0μm,近似人的頭發的粗細,聚酰胺膜單位體積透水量比醋酸纖維膜高,使用壽命也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