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垢分散劑的研究目標主要是控制碳酸鈣、鎂等微溶無機鹽類的沉積,并能穩定、分散水中氫氧化鐵、氫氧化鋅、錳的氧化物等微小顆粒,以及微生物黏泥等。相應的阻垢分散劑也由均聚物發展到共聚物,從二元發展到多元共聚物,并引人各種具有不同官能團的單體,來研究其結構性能之間的關系。
近年來,工業企業節水減排的目標要求不斷提高循環冷卻水處理的濃縮率,隨著堿性水處理技術及全有機配方水處理技術的發展,阻垢分散劑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成為關注工業水處理的重點領域之一。其主要有兩個較有影響的發展動向。
1)環境友好型聚合物
目前,我國有工業應用報道的用作阻垢分散劑的環境友好型聚合物,主要有聚天冬氨酸PASP、聚環氧琥珀酸PESA以及烷基環氧羧酸鹽AEC等。這些阻垢分散劑的特點是實際無毒、可生物降解,有一定的耐氯耐溫性能,并有優良的阻碳酸鈣垢和分散性能。與其他緩蝕劑、阻垢劑復配組成低磷或無磷配方,一方面可以用于高pH、髙堿度、高硬度、高濃縮率的冷卻水系統,另一方面可滿足環境保護的“綠色化”要求。
在此研究方向,國內外有許多報道和專利申請。其中,Donlar公司“替代聚丙烯酸的可降解性熱聚天冬氨酸的生產和使用”獲得了1996年的美國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
2)可在線檢測的水溶性聚合物
隨著循環冷卻水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可避免地需要解決水處理劑的在線檢測和自動補充加藥的問題。如何控制水中雜質對藥劑分析的干擾,簡化分析測試的儀器和方法,精確的測定由于水量變化和藥劑降解或分解造成的濃度變化,一直是水處理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孜孜以求的目標之一,也是水處理系統實現計算機自動控制的主要障礙。